过于强调客观理性的互联网行业,人的价值被远远低估
2016-08-25  行业资讯
  在产品或运营的工作中,经常需要做决策。比如,策划什么样的活动、做不做这个功能、主推什么卖点等等。
  那么,这些或大或小的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什么方法吗?
  一、我们是怎么做决策的
  从思维方式上说,分为数据驱动和方法论驱动。下面放到场景里讲述,大家就明白了。
  场景一:
  小A是PM,在和RD开会,评审新功能的需求是否合理。小A是这么讲述她的决策过程:
  从数据上来看,这个模块的UV在整个产品中的占比最大,有将近40%。以此可以证明,用户在这个领域是有需求的。所以希望把这个模块的功能做二期优化,目的是增加用户步长和停留时间,再辅以一些运营手段,就可以提升次日留存,从而提升整个产品的DAU。
  这个决策的思路,是典型的数据驱动。依据客观数据,得出结论。
  场景二:
  小B是运营,有人请他讲讲怎么才能把一个APP做起来,他是这么说的:
  怎么定义「做起来」,我认为核心指标就是APP的DAU。DAU的提升,可以拆解为新增激活和用户留存这两个渠道。做好新增激活又分为应用市场、线上活动、合作换量等几个方式;做好留存又分为会员体系、内容策划、精细化推送等几个方式。所以,我们看看这些方式,可以选择哪个去做。
  这个决策的思路,是典型的方法论驱动。使用方法论将问题拆解,再看具体执行环节。
  这两种思维方式是靠谱的,它们的依据很有说服力,推理的逻辑也非常清晰,以此去做决策应该就没什么问题。
  二、「人」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公司的员工就是这么做决策的,只要能用上述两种思路中的任意一种,讲清楚一个道理,基本上就会被团队认为是有道理、有说服力的。
  但是,这里隐藏了一个认知误区,就是认为:只要依据数据或方法论去做决策,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个观点,错在把「工具」当「公式」了。工具是辅助的作用,为人的决策去提供依据;而公式是可以直接带来可靠的结论,只要公式是适用的,人就不需要考虑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所以,不能认为通过数据或方法论,就可以直接得出最终结论,而忽视「人」在其中的价值。
  真正的决策过程是这样的:依据数据或方法论,通过人的主观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也就是:
  数据/方法论→分析→结论
  而不是:
  数据/方法论→结论
  后者比前者缺少的「分析」环节,就是「人」参与的过程,这才是最核心的、可以决定成败的因素。
  三、「人」的价值是如何体现的
  在互联网产品和运营领域,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决策是需要主观感性层面的判断
  在平时的工作中,强调客观事实、有理有据,这是必要的。但客观理性只是基本准则,不是核心竞争力,更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个人亮点。
  在人的主观决策面前,任何一个数据或成功经验都是渺小的。过于依赖这些工具,并不能创造出好故事,好产品,看似是为了让决策更理性,其实只能让决策的过程更轻松,更像是一个偷懒的行为。
  远说乔布斯,近看张小龙,他们哪一个是依赖前人的经验,哪一个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哪一个是通过现成公式在做产品?如果经验、数据和公式真的有用,那么全世界得有多少个乔布斯和张小龙。
  让我们多一些主观看法和态度观点吧,只有这些才是真正有意义、有创造性价值的,可以帮助产品迈向新的台阶。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百度地图导航,系统会按照路程距离、拥堵情况、高速收费与否等因素,给你推荐几条路线,但最终决策的还是你自己。你会在推荐的路线里,选择自己熟悉的路线。在这个案例里,系统是决策的工具,最终还是人去做的决定。
  2、用户从产品里获得的感受是「人」赋予的
  产品是给人用的,是为人服务的,所以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感受或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之外,用户还有在产品上获得情感共鸣的需求,或者说,如果能让用户在产品里获得情感共鸣,就更容易提升留存。
  情感共鸣的需求,是通过产品传递出的视角、内涵或者价值观来实现的。这些无形的主观感性体验,必须通过「人」去赋予产品,是与运营人员的三观、文化背景、行业知识储备、社会经济地位、审美能力等方面相关。这个时候,算法策略和交互设计能做出的贡献是很有限的。
  再说通俗一点,这就是为什么产品会给用户留下文艺、接地气、科技感、有态度等印象。这些都是通过运营的工作,依赖「人」的价值,去塑造出来的。
  可以这样印证这个结论:试想,如果除去这些产品里的图文视频等内容,只有已经完成UI设计的框图,那么这些产品还会给你留下那些印象吗?当然不会。
  结束语
  现阶段的互联网从业者,完全可以熟练的用客观数据和成熟的方法论,去分析和决策。但我们慢慢的在忽视「人」的价值,逐渐逃避发表主观看法的机会,因为说服别人并不容易。
  本文只是从很小的切入点、以很短的篇幅,去讲「人」在产品和运营工作中的价值,希望唤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