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 Google,想要一片更长远的未来
2015-08-11  行业资讯
  Google周一宣布重组,成立名为Alphabet的新的母公司。重组后,Alphabet将成为一系列公司的合集:原先的 Google 瘦身为其全资子公司,Google X、Google Ventures等非核心业务部门也和 Google 并列成为 Alphabet 子公司。
 
  在调整公司架构后,Alphabet 的整体情况是这样:
 
  人事变动如下:
 
现任 Google CEO 的 Larry Page 将担任 Alphabet 的 CEO;
Google 另一创始人 Sergey Brin 则出任新公司总裁一职;
Google 现任首席财务官 Ruth Porat 继续担任 CFO;
原 Google 高级副总裁 Sangdaer Pichayi 则成为了新 Google 的 CEO;
一般公司重组都发生在水深火热的时候,Google 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搞这么一出,着实令很多人大跌眼镜。
 
  所以,Google 重组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李开复在微博上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主要理由是:1、回应华尔街批评公司不专注不透明(投资健康、长寿、汽车领域),提供各个子公司运营数据;2、降低 Google 之外领域负面影响主营业务(如汽车业务导致的亏损、诉讼等);3、Google 品牌用于互联网业务,别方面业务应有别的品牌;4、内部升迁机会(如 Sundar Pichar 成为 Google CEO)。

  李开复提到的 “回应华尔街批评” 和 “外围业务对主营业务的负面影响” 可以这么理解:
 
  Google 的核心业务一直是搜索、广告、地图、Youtube视频服务和安卓系统。这些核心业务利润最大,负责为整个公司赚钱。
 
  但除了这些 “老业务”,Google 还常年致力于一些 “不务正业” 的项目,比如Calico(抗衰老生物技术)、Nest(智能家居)、Fiber(光纤宽带服务)、Google X (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研发部门)。
 
  当 Google 采取原本的组织架构时,这些新老业务混杂在一起,外人对 Google 内部的发展很难一窥究竟。但在新的 “伞形” 架构下,原 Google 旗下所有的业务都可以被重新梳理清晰。对于华尔街的人来说,从下一季度开始,他们将可以从 Alphabet 的财报中猜测出各个子公司的业绩发展,解决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而 Google 原本那些诸如 Google X 等 “不务正业” 的亏钱项目在独立为子公司后,不至于对 Google 主营业务的股价造成影响,华尔街可以对 Google 原本纯赚钱的那部分主营业务实现利润最大化——事实上,资本市场对这件事情的反应速度很快,在重组消息公布后,Google 盘后股价就上涨了 6%。
 
  把外围业务独立出去的另一个好处是解放这些项目的发展力:独立子公司不能拖主营业务后腿的同时也意味着它们能够离开主营业务的余荫,接受更多外部的新鲜血液,用更多元的人才和资源谋求自己的发展。
 
  当然,解放外围业务也很有可能是 Google 对于目前主营业务 “居安思危” 的一种做法,核心考虑是现有盈利来源增长存在天花板,需要谋求更多的业务增长点。
 
  大约在一年前,A16Z 的 Ben Thompson 曾在Peak Google 一文中指出:Google 油水最充足的收入来源 “搜索广告” 将会在未来受到随着移动市场崛起的 “原生广告” 的冲击。如今这个重组动作证明了 Google 是一家 “不安分” 的公司,他们显然想要一片更长远的未来。
 
  除了这些因素,重组后一些比较实际的优点有:
 
  避免反垄断诉讼;

子公司可以接独立项目资金,比如搞机器人的几个公司似乎可以接国家项目了;
母公司 Alphabet 不参加商业操作,在美国可以享受到税务福利;
此前公司内部传言的政治斗争可以被弱化;
 
  2011年,Larry Page 上台执掌 CEO 一职时,Google 也进行了一次调整。在那次调整中,Google 砍掉了许多细枝末节的边缘业务,在更加专注主营业务的同时推出了 Google+。虽然后来 Google+ 被证明是一个彻底失败的项目。
 
  在这次重组后,Google 的未来又会在哪里呢?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