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 iPhone 的机会不是功利,而是能力。过去 10 年,它造就了三代明星创业公司,下一个享受红利的会是谁?
iPhone 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启蒙者。过去近 10年,它造就了三代明星创业公司,下一个享受红利的会是谁?
创业维艰,各种正确、利好的因素叠加,才有可能成功。抓住 iPhone 的机会不是功利,而是能力。我们试着对 iPhone 红利享用者分门别类,对应移动互联网各发展阶段,希望找出未来的 iPhone 红利。
史前时代——第一代 iPhone
第一代 iPhone 谈不上惊艳全球,却是第一部真正面向用户的、消费电子类的智能手机。iOS 和 Google 紧接着推出的安卓,给智能机时代搭出了框架。
这个阶段给中国创业者最大的红利就是 “启蒙”。之前,中国已经有一批探索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公司,不过他们还纠结于 GPRS 和 WAP 的制式之争。iPhone 让这个阶段直接被略过了,虽然当时还没有 App Store,但很多开发团队已经开始效仿 iPhone 应用的样子筹划产品,“原来移动互联网是这么玩的”。
一、工具红利时代——iPhone 3G
第一批真正抓住 iPhone 红利的是一批工具类应用,有的至今全民耳熟能详。当时 iPhone 自身功能稀少,客观上促成了这批工具类应用诞生。
主观上,为了完善 iPhone 功能,苹果同期推出了 App Store,给开发者 7 成收益,促进开发者的热情。同时,很多 VC 也看准了移动互联网机会,开始投资 APP,又加上了一把火。
这些享受了红利的 APP 都很轻,功能也比较简单,相应团队也都比较小。Camera360、日历 365都是那时候起来的。当时还有很多计算器、量角器、单位换算、工具箱这样的应用,当时很火。
其中的优质应用,今年很多已经用户过亿,拿了几轮融资。但一方面由于他们是开发者,而不是创业者,缺乏管理较大团队经验;另一方面,产品功能过于简单,商业化艰难。所以普遍的遇过增长困境,后来命运也很不一样,有的在寻求海外突围或者有的被巨头招致麾下。
二、信息红利时代 ——iPhone 3GS
当人们有了工具,总会觉得开始少了信息。3GS 发布后,信息的红利时代开始了。
其实与之相关两个最主要的功能模块——3G 网络和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 iPhone 3G 上就发布了。只不过当时大家都在抢着做更容易开发的工具类。到了这个时候,能开发的工具也开发差不多了。
首先抓住机会的是一批在 PC 上有内容积累的公司,其中最典型的是大众点评,同年拿到光速投资,慢牛开始快跑。一些先知先觉的内容源,比如门户也开始筹划简单的新闻客户端。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些更重的工具,主要为了解决用户浏览信息问题,把内容从 PC 搬到手机上来,比如,UC 浏览器是在那前后推出 iOS 版的,这次转型才有了后来的 UC。
“位置” 开始被人们重视,LBS 概念出现。那时出现过几家以签到为卖点的应用,比如街旁。但今天我们都懂了,位置是必须结合场景的,不是个单独的功能。所以街旁在火了之后,也遭遇到了转型瓶颈。
还有一类内容爆火,就是游戏。甚至可以说,因为这些游戏火了,触屏才变成趋势。火遍全球的是植物大战僵尸和愤怒的小鸟。在这条路径上,醒悟得最快,并作出了中国特色的是触控科技,爆款产品是捕鱼达人。
这个阶段依赖内容分发的 SP 最受冲击,哀声怨道。亦有一些早期的开发者,积极构思未来,应用多元化,内容型应用兴起,进行了不少有意义的探索。这些探索受制于当时的条件,并未成功,但在日后都被人发扬光大。
三、社交红利时代——iPhone 4(s)
iPhone 4 和前面几代相比,最吸引用户的是它的摄像头以及超高分辨率的屏幕。用户一下觉得,iPhone 上的图片太漂亮了,可以说读图时代是因此而触发的。
同时,用户开始觉得单向 Push 的内容没什么意思,开始追求互动。所以,这个时代享受到最多红利的是社交产品。在 4s 推出之前,微信推出,开始快速获取用户。陌陌也是 2011年8月 推出的。而且他们推出时,就都对图片有所预谋。事实上在国外,Instagram 也是在这时大放异彩的。
由于社交给用户之间建立了关系,也有了场景。所以基本上,这时候火起来的应用后续更多是迭代,而不是艰难转型。
这一阶段也兴起了一些内容类应用,不过,内容的产生是来自互动,而不是过去的 Push。典型代表是微博。既有社交又有内容还兼具图片的点点、啪啪都火过,但是后续没有抗住,此时对创业者来说,光选对了 KeyPoint 还不行,用户需求的把握也必须精准。
另外,应用类型和用户需求的探索还在不断继续中。
必须得说的是,这个阶段是 “拜苹果教” 最火的时候,周鸿祎、罗永浩都是代表人物。而且 iPhone 4(s)不再是小众的拥趸,而变成了大众消费品,因此看中 iPhone 红利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了。
四、消费红利时代(iPhone 5 - iPhone 6)
其实从 iPhone 5 开始,断代就越来越难。原谅我,这么划分的理由是乔布斯在 iPhone 5 发布之前去世了,就是从那时到现在。
不过这个时代是有标签的,就是消费时代,包含了电子商务、O2O 还有各式各样的消费。
应用品类也在不断扩充,百花齐放就很难一言蔽之了。和 iPhone 相关的标志性功能模块,我认为是指纹,它降低了支付的门槛,促进了应用的场景化。如果非要举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吧。
还有一个就是大屏,加上提到的支付模块,内容开始富媒体化。美拍、小咖秀都因为这个火过。
其实自从后乔布斯时代开始,iPhone 的红利就逐渐变得没那么标志鲜明,越来越模糊了。体现在产品端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所有你能想到的领域和长尾需求,都已经有人在做了。
而且这时候,应用已经越做越重。不过此前发生过的红利,带有大数据、云属性的升级版,都可能重回人们视野。最先回归的还是工具类,基于云的复杂工具应用又在兴起。
关于未来
先说点难听的,延续上面的“升级版回归论”。每一波升级版回归,都是上一代产品的出局时刻。比如新一代的云服务在挤压 Evernote 类产品。而且,场景更加细分,没什么专属哪个创业者的场景了。
这就导致目前的 iPhone 应用呈现出两个趋势:一、内容类的越来越多。既然不能形成某个场景的垄断,做内容总行吧!二、应用越做越重,即便应用层面很轻,后台也得很重;或者线上很轻,线下很重。被很多人看好的 B2B、企业服务还有金融都符合这一特点。
与产品技术相关,还是有一些红利存在的。手机会改变它的功能定位,不再是个人唯一入口,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会形成一个入口体系。那对于一些新载体,上面的过程有重演的红利。
与此同时,用户也不再是个体,而是带着关系链的群体。具体的说,Apple TV 家庭主机,就明显改变了用户指向,从一个人到家庭。
还不能错过的是虚拟现实。你可以认为这是一项移动互联网新技术,那么红利享用着就应该是新游戏和视频流媒体服务。当然你也可以认为那是下一个时代的技术,那么整个时代都会被再改写一轮。话说,我们是不是要等着下一个乔布斯出现呢?
要踩着哪些红利扶摇直上,你想好了吗?
来源:36氪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