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渐行渐远,微信尚未发力
2015-09-14  行业资讯
  美通社媒体监测服务CMM平台,近日进行了一次针对企业在公众媒体上传播内容的综合调查。先期完成的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主动或被动的信息传播中,微博声量占比下降的趋势已经确立,而微信仍未迅速崛起。
 
  此次调查,美通社选取了客户中持续一年以上使用CMM监测服务的企业及机构,并对他们2015年上半年的媒体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和分析。这些数据主要是各企业针对自身公司、产品以及竞争对手的各类报道和社媒提及,总量超过2000万条,涵盖了网络、微博、微信、平媒电子版在内的全网逾20万家媒体。在企业类型和行业方面,涵盖了来自制造业、IT科技、教育机构、医疗制药、航空运输、环保化工、文化创意等将近30个行业领域的B2B、B2C本土企业、跨国公司以及NGO和NPO组织。
 
  微博声量稳定,占比持续下降
 
  针对企业传播的三大主要渠道——新闻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美通社CMM平台进行了2015年上半年的月度声量趋势分析。从下面的第一个图表可以看出,在绝对数量上,企业相关内容在微博上的声量总量还是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但从占比来看(图二),近半年以来,微博的下降趋势较为显著,以月均3%以上的速度持续下降。受众逐渐淡出微博,或者说在微博上提及企业名、产品名的量越来越少的趋势已较为确立,微博内容与企业的关注点之间关联性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将微博作为主要内容营销渠道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少。
 
  微信尚未发力
 
  另一方面,各方寄予厚望的微信却始终不温不火,占比徘徊在5%上下(如图二所示),声量没有明显突破。而在声量上,微信对企业内容的提及,与其巨大的用户基数和流量并不相称。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公众号每天能发布的内容数量有限,难以大量传播企业信息;另一方面,微信的内容传播更多是在封闭性的朋友圈中进行,缺乏有效的统计和跟踪手段,导致企业难以据此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估和比较。
 
  因此,除了期待微信平台能够开放更多数据给企业外,企业在微信内容营销方法上也亟待改进。
 
  对上述现象,美通社媒体拓展总监刘晓林表示:
 
  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对企业内容的主动或被动传播的影响力和决定性作用越来越不明确,这对企业及运营商都不是好消息。
 
  一方面是微博上企业内容营销较以前平庸化,难以维持大量受众;

  另一方面则是微信运营的相对封闭性,使企业内容营销难以施展拳脚。
 
  因此,微博微信的流量变现也愈发困难。
 
  对于此次调查,美通社业务发展总监李晶表示:
 
  “不同于其它调查相对集中在汽车、化妆品等个别行业,或只针对个别媒体渠道,美通社此次媒体监测的调查覆盖媒体渠道更为广泛,涉及各产业链中上游企业也更多,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针对企业内容传播状况的大范围摸底工作。这些调研结果对企业更全面地掌握媒体动向、制定传播策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